低體溫 Hypothermia
體溫下降到攝氏35度時,就稱為低體溫,會出現一些臨床症狀,包括皮膚淺表性潰瘍(Chilblain)、凍傷、霜凍...等,不過到了低於攝氏30度後心電圖(Electrocardiogram)上的表現會比較顯著,整體而言心跳速率會下降,不論是PR interval、QRS複合波、QT interval都會延長。另一個特色是ST segment會有一種特殊的波形,會先在J點的右方突然提高,然後下降到基線之下,可以稱之為J波或是Osborn波。另外因為出現各種心律不整,尤其是誘發慢速心房顫動。
造成低體溫最主要的原因是飲酒造成血管擴張,最終導致低體溫,再來就是貧窮人口,無法獲得足夠的保暖設備或衣物。
| Swiss system | 症狀 | 嚴重程度 | 體溫 |
| Stage 1 | 醒著並且發抖 | 輕微(Mild) | 32–35 °C (89.6–95.0 °F) |
| Stage 2 | 嗜睡並且發抖 | 中等(Moderate) | 28–32 °C (82.4–89.6 °F) |
| Stage 3 | 無意識、不會發抖 | 嚴重(Severe) | 20–28 °C (68.0–82.4 °F) |
| Stage 4 | 無生命徵象 | 病入膏肓(Profound) | 小於20 °C (68.0 °F) |
留言
張貼留言